(一)团队负责人
佟彬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5年于日本国立新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多年来围绕畜牧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等自治区经济建设支柱产业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了蒙古羊基因鉴定技术等研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繁殖力蒙古羊基因筛选和核心群建立、蒙古羊基因鉴定芯片研发。
(二)研发简介(包括研发项目意义、解决的问题、工艺流程等)
1) 技术研发推广背景
内蒙古是我国绿色畜牧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随着我区草原羊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一些不法商贩以次充好,利用低价的其它品种羊肉,冒充“内蒙羊”,“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和“西旗羊”等返销国内市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我区“草原绿色生态”羊肉制品的金字招牌。
2)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保护内蒙草原羊品牌健康发展,本项目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经过几年努力,发现蒙古羊区别于其他绵羊品种的特异的26个SNP基因位点,构建蒙古羊基因组变异的“指纹图谱”,从基因组水平,精准区分蒙古羊与其他地方肉羊品种资源,通过对模型的不断优化,下一步将开发了蒙古羊基因(SNP)鉴定技术,形成了从“样品采取-基因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出具”的标准化流程。这一技术对于进一步加强草原羊品牌保护和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品牌信誉度,增加草原羊肉附加值,助力蒙古羊羊肉高端消费市场开拓,推动内蒙古肉羊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技术流程

4)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我们可以基于上述蒙古羊品种特异性SNP等变异位点26个位点,开发蒙古羊品种鉴定芯片,利用绵羊品种鉴定芯片可促进我区肉羊价格体系的完善,同时保证该体系的运行。提升我区羊肉的安全性和附加值,为我区“草原生态绿色”羊肉的金字招牌保驾护航。
5)提质增效情况
5.1)经济效益方面
利用绵羊品种鉴定技术可促进我区肉羊价格体系的完善,同时保证该体系的运行。提升我区羊肉的安全性和附加值。
5.2)社会效益方面
内蒙古是我国绿色畜牧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随着羊肉价格上涨,大量区外的育肥羊进入我区屠宰加工产业链,冒充“内蒙羊”返销内地市场,严重破坏了我区“草原绿色生态”羊肉制品的金字招牌。本项目研发用于绵羊品种检测鉴定技术,为内蒙古肉羊产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三)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中,相关项目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检验检测及升级改造课题——鉴定绵羊品种新方法的研发(项目号:201803005)已完成验收。
(四)科研项目
(1)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检验检测及升级改造课题——鉴定绵羊品种新方法的研发,项目号:201803005,已验收,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