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负责人
王立新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草原英才”、 “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和“青年科技英才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015年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和自治区首届(2020年)青年创新人才奖获得者。多年来围绕河湖滨带湿地植被空间分布格局、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等自治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了河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等的研究工作。
(二)研发项目简介
针对内蒙古“一湖两海”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基于内蒙古湖泊湿地时空分布格局、生态环境演化趋势以及“一湖两海”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分析,厘定湖泊水生态退化机理和湖泊内源污染物释放机制,研发湖泊内源污染防控、面源污染削减、点源污染调控、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河渠-湖泊连续体水质改善等湖泊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综合治理技术,构建生态补水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与湖泊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并进行集成示范,为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同时,以呼伦湖为研究对象,开展呼伦湖污染源解析、生态安全调查评估、水生生物资源调查评价以及生态功能评价与区划;开展呼伦湖水域承载力评估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为深入研究呼伦湖本底资源及其变化规律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实施中把“一湖两海”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秉承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生态修复为辅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理念,全面提升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努力让“一湖两海”流域山更绿、水更清、湿地更优美,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构筑起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科研项目
(1)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编号:ZDZX2018054,1000万,2018.10-2021.10,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草原区河流河滨带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演替过程及机理研究,项目编号:31560146,40万,2016.01-2019.12,主持。
(3)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高原草原区河流河滨带湿地退化机理与恢复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802100,60万,2018.01-2020.12,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高原草原区内陆河河滨植被带湿地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形成及维持机理研究,项目编号:31060076,26万元,2011.01-2013.12,主持。
(5)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工作委员会委托,内蒙古自治区“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对策研究,2018.07 -09,12万元,主持。
(6)内蒙古自治区节能与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委托,内蒙古气候适应型城市发展模式研究,2018.10 -2019.05,52万元,主持。
(7)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委托,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现存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诊断及整治对策研究,2018.12 -2019.10,16.3万元,主持。
(8)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委托,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编制,2019.06-12,49.5万元,主持。
(9)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委托,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2020.05-2022.05,100万元。
(10)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委托,乌拉盖河和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湿地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估,2020.07-12,27.98万元,主持。